创意休闲农业的发展困境与出路:那抹儿田野乡村的彩霞
| 摘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晋·陶渊明
— 正文 —
生态、田园,自古便是人们渴望返璞归真的净土。随着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乡村旅游的发展如火如荼,伴着个性化休闲时代的到来,一般的农业休闲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的多元化需求。
休闲农业在经历农业观光、乡土体验、互动娱乐后开始向创意设计、品质追求、情感共鸣等方向发展。创意休闲农业应运而生。
什么是创意休闲农业
关于创意休闲农业的概念,尚未形成相对完善的体系,却在实践中得以发展。简单来讲,是休闲农业和创意农业的相互渗透。
具体来讲,是对种植产品、种植过程、制作包装、产业构建、服务提供等方面进行的创意化特色化打造,从而有效地将科技、时尚和多元主题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休闲方式密切结合起来。
创意休闲农业的模式
创意休闲农业的发展,基于不同国家的社会环境、乡村发展和农业资源,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
模式一
产业化技术型创新
结合大农业生态环境和规模化的民俗物产,创意化、科技化、产业化的将传统的农业产业打造成具有各类休闲功能的产业集群,最终通过创新的营销方式,形成区域独特的品牌。例如鲜花王国荷兰。
荷兰的创意休闲农业主要以园艺业和畜牧业为主,其创新内容包括园艺技术、园艺品种、产品包装、拍卖形式、集散渠道、生态观光及地区专业分工的创意农业生产体系。
模式二
主题化参与型创新
毗邻较大的都市辐射圈,有广泛的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当地特色的农作物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从农业旅游产品到农村生活方式进行主题式体验式的创新。以日本为例。
日本主要依托东京、大阪和中京等都市圈的休闲需求,创意开发郊野农园和市民农园。以果蔬、多品种生产为主题,创新式的开发住宿、餐饮、娱乐、采摘体验项目,并加入了大量知识性、技术性、文化性、体育性元素的活动。
如体验式的森林教室、农业教室、木工教室、茅草屋教室、纸造型大学,城乡交流式的山村留学活动以及认种认植认养、宿营等富于创意的活动。
模式三
多元化文创型创新
主要依托浓郁的文创氛围,对农业和乡村环境注入情感,从而开发住宿、郊野探险、骑行、趣味体验、DIY设计等复合型多元化的产品业态。以台湾为例。
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很发达,民众有着广泛的美学功底和创意思维。
在休闲农业方面,会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本地风土和异国风情),融入建筑、艺术、生活、情感、美学等元素,提供文创展示、艺术体验、DIY教学、会议及餐饮住宿服务。
中国创意休闲农业的发展困境
中国大陆的创意农业起步较晚,是在科技农业和休闲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于一线城市周边,如北京的小毛驴市民农园、上海崇明三岛现代农业园、深圳太空作物园、北京蓝调庄园、上海香草庄园等。
总体分布散且单体小,尚未形成区域的核心品牌,在市场膨胀发展的阶段,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1、资源利用低端,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型人才培养不到位
农业旅游的开发主体大多是个体农户和村委会,他们在借鉴成功地区的发展经验时,由于文化水平、精神追求、艺术品位、产品设计等方面的局限,对农业旅游的产品和内容缺乏创新,区域休闲农业的发展千篇一律,大多数处于初级阶段的开发,且避免不了行业间的恶性竞争。
如初级的生态采摘园、大片的花卉农田、粗糙的生态农庄等等。经营创意休闲农业,其核心就是人才队伍的组建,而对于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引进及村民职业技能的再教育尚不到位。
2、产品单一,资金受限——产品链条创新不健全
由于经营和从业人员缺乏创新性,所提供的产品和活动主要以原生态的农作物资源和简易的农业体验为主,对当地的人文要素挖掘和外地文化引入还存在欠缺。
另外,其辐射内容较广泛,涉及到花艺、园艺、科技设施、咖啡馆、酒庄、精油馆、动物生态体验园等内容,项目启动和开发所需资金流较大,单一的经营户很难进行全产业链的研发,因此,造成了产品类型供应不足,经营方式单一。
3、环境脏乱差,服务设施不足——理念创新不及时
由于个体规模小,缺乏统一的培训和管理,对服务的品质尚无标准化、人性化、情感化的要求,对环境氛围(交通、卫生)也未达到精细化、优美化、纯净化的营造效果。
另外,郊区和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如自行车绿道、骑行驿站及公共厕所、郊野公园等。
4、产权不清晰,权属不明确——给未来发展留隐患
由于土地过户和流转问题不少,加上规划缺少,不少创意休闲农业一开始就留下了不少隐患,企业发展初期这个问题并不突出。
随着人事变动和企业经营规模的壮大,问题就接二连三出来,企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权属问题,就会出现持久弊端,使经营受到较大影响。
创意休闲农业的发展出路
理念上,营造“绿色、有机、安全”的生态环境。
导入新的生态经营理念,如“乐活空间”、“第三地”、“自然农法”、“绿立方”等,形成一套绿色无污染的生态循环体系。
如台湾的回乡有机生活农场,通过自然堆肥、生态池培养自然食物链等措施来构建完整的生态环境。
体制上
搭建“一站式”的专业合作平台
从区域层面或村委会层面,搭建一个“农业旅游专业合作社”,负责土地整合、产品种植、生产包装、销售及培训研习等各个方面。
对外可以招商合作,对内可以生产培训管理。如日本“农协”的业务包括指导农户生产、培训、销售流通、危机解决等各个方面。
角色上
培养“趣味生活”的从业者
对从业人员进行技能和服务的培训,帮助其从农民、服务员向农艺师、生活家进行转变,借助创意思维,提升其生活品味,提高人文素养。
如台湾开展的崇尚“生活美学”,进行“台湾生活工艺运动”的活动。
产品上
主题化精细化打造多元业态
通过对本土特色风物风俗的文化挖掘,融入时代潮流的元素,创新农业生态、生产、生活的多元休闲元素,才能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如台湾的飞牛牧场和胜洋水草农场,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且主题鲜明的体验内容。
运营上
实施“企业+乡村”高效帮扶模式今天天气特别好
先进的种植技术、专业的生产设备、超前的理念构成均需要借助科技企业的力量来实现。
可以在“一村一品”的基础上增加“一企一村”来运营。如韩国正在探索的“一社一村”支农运动,就是一家企业自愿帮扶一个村庄。
产业上
构建泛农业旅游资源的创新链条
农业旅游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进行创新,包括农作物研发、种植形式的创新、包装设计、品牌塑造、订购模式、销售渠道的创新,及泛农业休闲产品的创新(跟休闲、商务、研学、科技等多元产业复合)。
如荷兰的花卉产业链的创新,包括了花卉产品的育种、生产、收购、加工、储运和销售的全部环节及衍生的相关休闲旅游等内容。
未来,创意产业跟休闲农业的嫁接会更加成熟,创意休闲农业的业态和模 式会更加丰富,最终会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农民生活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形成一条关联性和效益性较高的泛农业旅游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