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麦赤霉病防控指导意见
赤霉病是我国小麦产区常发性病害,不仅严重影响小麦高产稳产,而且发病后产生的真菌毒素(DON)污染麦粒,影响小麦质量安全,对人畜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据各地监测和专家会商,大部麦区田间菌源分布广、数量大,满足大流行条件,大多数主栽品种抗性缺乏,加之小麦抽穗扬花期遇阴雨天气几率增加等因素,预计2017年小麦赤霉病在长江流域、江淮、黄淮麦区继续呈大流行态势,需实施预防控制面积近2亿亩次。为推进科学防控,保障小麦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专家提出以下防控指导意见。
一、防治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科学用药、节本增效。长江流域、江淮、黄淮等小麦赤霉病常年重发区,坚持“主动出击、见花打药”不动摇,抓住小麦抽穗扬花这一关键时期,全面喷施对路药剂预防,减轻病害发生程度。黄淮中北部、华北、西北等常年偶发麦区,坚持“立足预防、适时用药”不放松,小麦抽穗扬花期一旦遇连阴雨或较长时间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的天气,立即组织喷施“保险药”,降低病害流行风险。
二、防治技术
加强肥水管理、降低田间湿度的同时,及时喷施对路药剂预防是目前控制赤霉病发生、降低毒素污染的关键措施。为提高预防控制效果,各地应努力做到“四个坚持”。
(一)坚持适期用药。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是预防控制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最佳时期。长江流域、江淮、黄淮等常发区,全面落实“见花打药”(扬花5-10%)预防控制措施,如遇连阴雨、长时间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天气,需进行第二次防治的,应在第一次用药后5-7天再次施药。黄淮北部、华北、西北等偶发区,一旦遇适宜病害发生的气候条件,应抓住小麦扬花期,及时用药预防。
(二)坚持合理选药。选用对路的药剂种类、足够的有效剂量,是保证预防控制效果的关键。应优先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江淮等赤霉病菌已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必须慎用多菌灵及其复配制剂。同时,尽量选用耐雨水冲刷的超微粉、胶悬剂等剂型;注意轮换用药,第二次防治应选用与第一次防治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品种,以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治效果、减轻真菌毒素污染。
(三)坚持科学施药。选用高效的施药器械、适宜的助剂和稳定剂,是保障预防控制效果的基础。推荐使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无人机、热雾机、机动弥雾机、电动喷雾器等施药机械,应尽量避免使用担架式喷雾机。尽可能选用小孔径喷头喷雾,添加相应的功能助剂,保证适宜的雾滴大小和药液均匀展布性能。机动弥雾机喷雾,出液量应控制在2/3以内;热雾机防治,应配合稳定剂使用;无人机尤其是多旋翼无人机作业,应添加沉降剂。
(四)坚持一喷多效。小麦穗期是小麦多种病虫盛发期,也是防控的关键期。各地应以小麦赤霉病预防控制为重点,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和科学混配防控药剂,兼顾做好吸浆虫、蚜虫、条锈病、白粉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控。同时,注重防病治虫和控旺防衰相结合,分类指导、药肥混用、保粒增重。
三、防控措施
小麦赤霉病有效预防窗口期短、时效性强,要求组织化程度高,各地应充分发挥行政推动主导优势、农业部门组织优势、植保机构技术优势、专业化防治组织的服务优势,切实做到“四个强化”。
(一)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小麦赤霉病预防控制重大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扶持,细化工作方案,及早安排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强化督导检查,确保防控工作有力有序开展。